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
很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告訴我們,真正能解決健康問題的不是醫(yī)院,醫(yī)院只能解決健康里很小的一部分。實際上健康是掌握在各人自己的手中。WHO對健康因素作了評估:60% 取決于自己,15% 取決于遺傳,10% 取決于社會因素,8% 取決于醫(yī)療條件,7% 取決于氣候影響。在60%個人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80%癌癥是由于生活方式不當引起的。
為什么說自己因素對健康占主導地位呢。是因為不健康因素都是自己的不良行為造成的,多數(shù)是咎由自取。比如,有的人嗜酒成癮,好酒貪杯的,會導致勞損、郁結、淫溺等病癥;有的人處心積慮,思慮過多的,容易導致精氣神渙散;有的人逞強好勝或者逆來順受的,容易損傷肝脾;有的人沉迷功名,好高騖遠,趨炎附勢的,容易勞心過度而生?。贿€有的人晩上通霄達旦玩游戲、打麻將,白天睡覺,違背生物鐘,動養(yǎng)顛倒,導致精神疲乏。
更有甚者,有病亂投醫(yī),瞎吃藥,重藥療,輕食療,使免疫功能受損,抗病能力減弱,弱不經風,易感風寒等等。所以現(xiàn)在有的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酒后行房,不知持滿,不知御神,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以上這些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使你滋生各種疾病,這全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有人說得好啊,我們是在自己糟踏自己,在用自己的牙齒為自己制造墳墓。一點也不錯。
“健康跟種田一樣,四分靠老天,六分靠耕耘”。 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腫瘤、糖尿病、慢性的阻塞性肺病,這些疾病得了以后都是終身的,靠醫(yī)生也很難治愈,必須靠自己未病先預和病后調養(yǎng)。
如果只治不防,越治越忙。預防在中醫(yī)里叫治未病,意思是重在防病,不要依賴病了找醫(yī)生,如果只等治療而不預防,有時會因一病引發(fā)多病,此病引起彼病,不僅會越治越忙,還難全愈,必須早預防,防治結合,以養(yǎng)為先。
如果只治不防,花錢心慌。很多人都是等到非治不可的時候才會花費大量金錢和精力來接受治療。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shù)據(jù)印證了這一點:預防以一當十,治療以十當一,一個人一生當中80%的醫(yī)療費用是花在離開這個世界那幾年,而且效果都不好。做好提前預防,不僅可以免受病痛折磨,還能省下一大筆醫(yī)療費用。
如果只治不防,痛苦悲傷。有一些晚期的病人,生不如死,如果這些病人在早期接受健康教育,了解養(yǎng)生知識,就會預防一些疾病的發(fā)生,避免這樣的痛苦。

如何預防呢?,請記住下面七句話!
該休息就休息,切忌只耗不養(yǎng)
再忙碌,也不能用睡眠來換工作。千方百計地爭取11點半以前睡覺。中午只要時間允許,就要睡一會兒。尤其是晚11點至次日3點這個時間段,睡眠一定要保證。這是養(yǎng)氣血,恢復元氣的寶貴時間。
保持正常體重,切忌身體發(fā)胖
每個人要控制控制自己的體重,在身高減100×2公斤這個體重范圍,不要等到身體已經發(fā)胖的時候,才想到要控制飲食。專家研究結論,腰圍增1英寸,血管增4英里,血管越長,心臟壓力越大,所以說,皮帶越長,壽命越短。
常吃五顏六色菜,切忌膏梁厚味
吃飯“吃蔬菜”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好習慣,不能丟。之所以叫蔬菜,它具有蔬的功能,是胃腸的清道夫,也是身體最為需要的維生素。多選擇蒸、煮,或生吃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能量的攝入。
加強運動鍛煉,切忌久座不動
生命在于運動,這是無可非議的真理。有的人可能說工作太忙了,沒時間,走1萬步只需1個小時,分早晩兩次只要半小時,難道半小時擠不岀來嗎,我想,只要你認為運動很重要,就一定有時間。
飲酒要適度,切忌酗酒成性
對于喜歡喝酒的人來說,適當飲用一些果酒對身體是有好處的,比如抗氧化,增加好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減少血液里的凝集,中醫(yī)叫活血化淤,但絕不能酗酒,酗酒以后造成大腦、小腦的損害,口腔、食道、胃的損害、肝臟、腎臟的損害、骨關節(jié)的損害等。千萬不要喝醉酒,喝醉一次酒,相當于患一次輕型的肝炎。
慎用抗生素,切忌求快從速
長期使用抗生素對身體有很多危害。 一些病人以為多用新藥貴藥才能快速治好病,稍有感冒、發(fā)燒咳嗽,便青霉素、阿莫西林、羅紅霉素、氧氟沙星等一齊上,沒過幾天,又換上頭孢噻肟、頭孢曲松、阿奇霉素、氟羅沙星等,把抗生素當成消炎退燒的萬能藥。殊不知,如此濫用抗生素,既破壞了人體內的微生態(tài)平衡,損害健康,又會使耐藥細菌日益增多。”專家提醒:如果沒有合并細菌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切忌把抗生素當做“萬能藥”。
人本身具有較強的免疫功能,比如胃腸道存在著400多種菌群,100兆的細菌生活其中,掌管著人體70%以上的免疫功能。使用抗生素,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也會破壞免疫系統(tǒng)。
半小時喝一次水,切忌極渇急飲
人體70%是水,人體五臟六腑,各個細胞組織包括血液都離不開水,因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稀釋血液,都要靠飲水。盡量做到半小時喝一次水。上了年齡的人由于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退化,對身體缺水的敏感性降低,待感覺到口渴時,往往已經嚴重缺水了。所以有的人不渴就不喝水,這對身體不好,要養(yǎng)成習慣,不渴也要喝水,而且要勤喝水。但要注意,口極渴時不能一次猛喝,而要分多次喝,少喝多次利于吸收,間隔時間為半小時。